top of page

慶祝成立50週年的旗艦鉅作Accuphase DP-1000 + DC-1000

文|梁錦暉




還記得當年我開始迷上高級音響,經常抽空到旺角一帶的Hi-Fi店留連忘返,雖然那時候陳列架上絕大部份的器材我都買不起,但單單看它們高貴的外觀,已經令我很滿足。其中有幾個品牌的產品特別令我印象深刻,金嗓子(Accuphase)便是其中之一,香檳金的金屬外殼,幼滑的磨砂表面、面板上細心佈局的顯示屏、按鈕及旋鈕、以及發出綠光的Accuphase標字,實在讓人看得著迷。後來當我經濟能力提升起來,可以負擔得起金嗓子,便先後擁有過C-3800旗艦前級、M-6000單聲道Class AB功放、A-200單聲道Class A功放等。此外,乘寫手之便,我詳細試聽過的金嗓子產品亦不計其數,因此,我膽敢說,除了我從來沒有測試過的電源供應和數碼均衡器外,金嗓子從來沒有一件產品讓我失望,每一次升級,新型號都比上一代有十分明顯的改善,完全沒有例外!

2022年是金嗓子成立50週年,跟以往一樣,廠方推出一系列紀念產品,慢功出細貨,他們沒有為了紀念而趕著一口氣在同一年把所有紀念型號推出,而是慢慢一款一款發表。本文主角DP-1000及DC-1000正是去年年底才推出的50週年旗艦級紀念產品之一,今次有幸得到「音響技術」和代理的悉心安排送一套到寒舍給我測試,實在讓我十分雀躍!


DP-1000

作為金嗓子的新一代旗艦兼紀念成立半世紀的產品,廠方當然施展渾身解數,把他們最精良的用料及技術都灌注入這套SACD/CD重播組合裡。這套組合由一台DP-1000 SACD/CD唱盤及一台DC-1000數碼處理器組成,基本上格局跟上一代2016年推出的旗艦DP-950 / DC-950差不多,但在用料和技術上,金嗓子卻作出了不少改動,使拾訊的準確度大幅提升,例如廠方新開發SACD轉盤,加強其剛性,降低其重心,把外來的諧振干擾減到最低,此外,廠方亦開發了一款全新黏彈性阻尼器,放在雷射拾訊機械內,減低諧振的幅度,使光頭讀取數據時更準確和可靠。

打開DP-1000機箱,機內的佈局跟前旗艦十分相似,主要劃分三個部份,前方是雷射拾訊機械,是廠方特別為紀念型號全新設計,後方有兩只大環牛,分別負責訊號處理及雷射拾訊提供潔淨電源,左方是供電線路,擁有10枚4700微法拉濾波電容,是廠方經調音而客製的,而不是現成買回來的。右方可以見到雷射拾訊機械控制器及數碼介面線路。

用鳥瞰方式觀看DP-1000內部,會見到拾訊部份左右有金屬板隔開左右兩旁線路,但其實這兩塊金屬板並不簡單,它們是“L”型單塊金屬支架,剛性很強,可以有效防止外內的振動,相比前旗艦用多塊金屬支架組合而成的保護間格,它們的抗振效果更上一層樓。





雷射拾訊機械

DP-1000亮點之一是廠方自行研製的雷射拾訊機械,講起這方面的技術,有點資歷的發燒友會馬上聯想起Esoteric ,Esoteric的雷射拾訊機械以堅固、高剛性、高抗振性見稱,如果將Esoteric比喻為南拳,金嗓子可算是北腿了,他們開發的雷射拾訊機械是以高剛性全鋁合金鑄造出來的,就以DP-1000為例,單是SACD/CD驅動器已經重達7.2kg,驅動器固定在一塊重達3.8kg的底座上,用上如此沉重的底座,目的是要把重心下移,使光頭在橫向運動時受到的外來諧振干擾大幅減低,從而提高讀碟的準確性。

當我實際使用時,我發現DP-1000在光碟托盤滑出時,幾乎是沒有發出任何聲音,我膽敢說,我從來未遇過比它更寧靜的CD/SACD機,根據廠方資料,托盤其實是由一塊鋁磚車製出來的,然後進行磨砂表面處理,托盤由兩根高質素撐軸承托着,前後滑動時超級順滑,沒有發出任何噪音,在我寧靜的聆聽環境下,每當我換碟時,我都暗自被這種寧靜而順滑的托盤運動吸引着。此外,我亦發現即使在光碟由靜止至高速轉動的過程中,完全聽不到任何聲音,即使把耳朵向托盤位置探下去,也只聽到很微弱的聲音,十分誇張!其實能夠達到如此寧靜程度,歸功於那枚無碳擦馬達和承托着拾訊機械的彈性阻尼器,使來自馬達的諧振不能傳到其他機件。

DP-1000機背的介面十分簡單,除了電源輸入外,還有一個同軸SPDIF RCA介面和金嗓子自家的數碼介面HS-LINK。後者跟上一代旗艦一樣,兼容Ver.1和Ver.2版本。廠方隨機附送一條1.5米AHDL-15 HS-LINK訊號線,這條訊號線本身是一條網絡線,用家可以換上其他牌子的發燒網絡線,看看可否提高音效。





DC-1000

DC-1000本身是專為對DP-1000而設計的解碼器,金嗓子稱之為“Precision MDSD Digital Processor”(精準MDSD數碼處理器),名字非常特別,MDSD其實是金嗓子自創的DSD濾波技術,全名為「多重雙倍速直接數碼流」(Multiple Double Speed DSD),用來針對DSD為人詬病的高頻噪音。原理是將DSD訊號以不同的延時(以半個時鐘周期為單位)輸入到8個平行連接的解碼器,而後把它們的模擬輸出加速起來,以達到移動平均濾波(Moving Average Filter)的效果。當處理PCM制式時,金嗓子又有另一項獨門技術叫Multiple Delta-Sigma++(簡稱MDS++),跟MDSD有一點相似,它透過每聲道8枚ES9038 PRO 32-bit HyperStream解碼晶片以並聯方式工作,原理是根據每一枚解碼晶片擁有正相輸出和反相輸出的特性,在同一時間內把正相和反相兩路訊號送到電流/電壓(I/V)轉換器,然後以交叉方式把輸出的電壓訊號加起來,藉此把訊號失真部份抵消,提高訊噪比及大幅降低總諧波失真。

MDSD和MDS++都不是新技術,MDS++的元祖MDS是金嗓子早於1992年開發出來的技術,而MDSD是廠方2006年發表DC-801時引入的獨門秘方,這兩項技術的原理不變,但多年來廠方不斷地用各種手法進行升級。今次DC-1000也不例外,雖然內部格局跟上一代DC-950大同小異,但電子零件數目卻大幅增加,連同一系列的改動,讓輸出噪音下降了10%之多,訊噪比高達123dB,輸出噪音電平只有1.8微伏(µV)。與此同時,DC-1000的動態比DC-950提升了2dB,達到121dB。不要少看2dB的分別,在數學上,2dB增加代表了25%的提升!在總諧波失真+噪音(THD+N)上,DC-1000比前旗艦也有很明顯的改善,在大部份的頻段上,THD+N都少於0.0001%(而DC-950都處於0.0001%-0.0002%之間)。以上的提升,是廠方在很多設計細節上付出很大努力的成果,例如他們把解碼晶片組和I/V轉換器放在同一塊線路板上,以縮短兩者距離來提升MDS++和MDSD的表現,另外,I/V轉換器輸出電平增加了,使下游濾波放大線路噪音相對減少了。說起這個濾波放大線路,DC-1000在同一塊鍍金碳氟化合樹脂電路板上把左右聲道分開,電供及接地也是獨立,以減少左右聲道互相干擾。

DC-1000的數碼輸入介面十分多元化,除了HS-LINK外,還有3枚同軸SPDIF、1枚平衡XLR、2枚光纖及1枚USB;數碼輸出介面包括1枚同軸SPDIF及1枚光纖。模擬輸出有一對單端RCA和一對平衡XLR。平衡XLR輸出可以通過機背一個撥動開關來設定PIN2是HOT還是COLD,以對應下游前級的平衡輸入。




讓人十分享受的過程

熟悉金嗓子的發燒友都知道,這個品牌的產品好像藝術品一樣,由包裝箱拿出器材一剎那間,一層一層一絲不苟的保護包裝物料,都流露出廠方追求完美的態度,DC-1000和DP-1000跟同廠其他旗艦級產品一樣,除了有香檳金色的面板外,還有打磨得如鏡一樣光亮平滑的柿木機殼,把它們放上我的器材架上,讓整套系統看起來多了一份高貴奢華的氣息,可以說,整個測試過程,除了是一個聽覺上的享受,亦是一個視覺的享受!

我把一套DP-1000/DC-1000接到Kondo G-1000i前級後,第一張想播放的SACD就是金嗓子出品的“Special Sound Selection 2 for Superior Equipment”,此碟老金一眾粉絲大概都人手一隻,即使沒有老金的發燒友也可能有收藏,選曲和音質都是上乘之作,就以第一首巴赫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曲為例,DP-1000/DC-1000的全頻分析力、空間感及立體感都發揮得淋漓盡致,音場宏大的規模遠超於我那狹小的聆聽空間,周圍幾幅牆和天花都一一被打掉,管風琴的低音一浸浸地從地板捲至皇帝位,我還記得從前在同一個聆聽環境試過DP-720和DP-550單體式SACD/CD機,雖然當年器材跟現在很不同,那個時候是全石機,現在是全膽,喇叭也不同了,不過我仍然可以感受到分體式的DC-1000/DP-1000音效表現真的是遠遠拋離這些單體式SACD機。

近年很多老金粉絲都感覺到老金在音色上逐漸走向中性路線,跟很久以前那種非常甜美和豐厚的音色形成很大差異,有人喜歡這個改變,也有人較留戀以前的老金較濃厚的音色,我覺得各花入各眼,不過,音色走向中性已經是現今各大廠家的一個共識,許多老牌子如老麥、Kondo也往着這個方向進化。DC-1000/DP-1000音色屬於中性,不過仍保留了老金那簽名音色,雖然沒有以前那麼濃郁,但仍然可以辨認出來。那麼老金的簽名音色是怎麼一回事?根據我多年來聽老金的記憶,老金的聲音是十分細膩動人,高音和中音非常圓潤悅耳,很有密度,非常連貫,它的高音是非常柔順,完全沒有半點刺耳,極之耐聽,不停地聽一個下午也沒有半點累意。還有,老金的聲音總是給人一種安定感,就以剛才提過的試音碟為例,我用DC-1000/DP-1000來播莫扎特的“Ave verum corpus”,合唱團本身已經非常考機,極之講求音色平衡,DC-1000/DP-1000播出這首樂曲的精髓,合唱團每一個聲部都十分有層次感,沒有粘在一起的情況,讓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那種童聲天真無邪的味道,彷彿由天國傳來一樣,純真美麗,讓人動容。

碟內有多首爆棚樂曲如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荒山之夜」,可以感受到DP-1000/DC-1000並非那種追求刺激感,利用Hi-Fi音色吸引你的器材類型,相反它很腳踏實地把每種樂器的特性表現出來,在動態和速度上,DC-1000/DP-1000依然交足功課,給你一種強大的臨場感,低頻表現亦很明顯比以前的老金更爽快,這個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配搭器材時,很多時發燒友都要避免器材之間的性格重疊,DC-1000/DP-1000比之前老金器材音色更爽快,可以讓用家有更多不同的器材可以與之配搭。

播放鋼琴是今次測試我認為最有驚喜的一環,因為從前老金的SACD/CD機播放的鋼琴都是太圓潤,太完美,反而不夠真實,鋼琴是一樣特別的敲擊樂器,當錘子擊打琴弦時,如果右邊腳踏同時被踏下,附近的琴弦也會同時發出聲音,形成一種不和諧的弱音,伴隨著主音,聽起來便會有一種鋼味,一般還原度不足或音染較多的器材,經常都不能完整地把這種鋼味重現,失去真實感。今次DC-1000/ DP-1000卻一洗我對老金播鋼琴的舊印象,播試音碟內的蕭邦「革命」練習曲、“SIDE by SIDE 2”都給我很強烈的真實感,也許這就是近年金嗓子致力追求的真實音色吧!


毒人於無形的人聲

講起金嗓子,不可能不提它的人聲,尤其是女聲,就以蔡琴的「機遇」為例,DC-1000 / DP-1000呈現的蔡琴,有血有肉,感情豐富,嗓音醇厚,或許你會認為這些形容詞套到其他金嗓子的SACD/CD機也適用,我也認為是對的,那麼貴為旗艦級型號,優勝在什麼地方呢?

答案是音效表現,在音色優美、濕潤、溫暖的前提下,DC-1000/DP-1000給予一個極之銳利的嘴形,非常立體,背景超級寧靜,人聲與樂器的分隔及層次感都比任何其他金嗓子的SACD/CD機更強大。碟內那首用來數青蛙的「月光小夜曲」就是一個好例子,數多少隻青蛙固然對這個級數的SACD/CD機毫無難度,因為你不會怕青蛙叫聲被蔡琴的聲音淹蓋,你會很清楚兩者的存在,互不干擾,還有,DC-1000/DP-1000超級強悍的細節重現能力,把整個夜空像香港太空館一樣投射到頭頂上的銀幕,原有的天花板好像消失得無影無踪,我根本不用把客廳的燈關上,也能感受到田園夜間寂靜的氣氛,甚至可嗅到一股草木及泥土的味道!

在DC-1000/DP-1000客席寒舍一個月的光景裡,我聽CD和SACD的時間比黑膠多了很多,不單止是因為我要為寫器材評測而去聽它,而且是因為我十分嚮往這套頂班組合的音樂感和模擬感,沒有那些數碼音色,SACD/CD其實是可以非常耐聽,它雖然不是那追求超級分析力、超級微動態重現力或針點式嘴形的機種,但那柔美、渾厚、飽滿、富安定感和模擬感的音色、讓人百聽不累,足以在百家爭鳴的高階SACD/CD機市場上鶴立雞群。

由於篇幅所限,我未能詳盡寫一下我用DC-1000作為串流系統的USB解碼器時的效果,不過,我可以簡單直接告訴你,用老金去播TIDAL是絕對有驚喜,它把一些聲音較為乾澀的音樂變得濕潤和悅耳,發揮出金嗓子獨特的音色,十分討好。



參考器材:

■喇叭:Wilson Audio Alexia(喇叭線:Siltech Crown Prince)■SACD轉盤:Accuphase DP-1000(電源線:Siltech Ruby雙皇冠)■解碼:Accuphase DC-1000 (電源線:Kondo Avocado)■時鐘:Esoteric G0Rb (電源線:Siltech Ruby雙皇冠)■後級:Jadis JA200 MkII(電源線:Shunyata Zi-Tron Sigma HC)■前級:Kondo G-1000i(電源線:Viborg Kanas)■地盒:Tripoint Troy, Entreq Olympus Ten ■地線:Viborg 純銀地線:●DP-1000 → DC-1000: Accuphase AHDL-15●DC-1000 →Kondo G-1000i 訊號線:Siltech Crown Princess ●Kondo G-1000i→JA200 MkII 訊號線:Siltech Crown Princess ■Active Bass Trap: PSI Audio AVAA


DP-1000規格:

■兼容載體:2聲道SACD、CD、DVD-R/-RW/+R/+RW、CD-R / -RW■數碼輸出介面:HS-LINK、同軸RCA■尺寸:477(W)×156(H)×394(D) mm■重量:29.8kg■零售價: HK$121,160

■總代理: House of Music Group.3705 5908


DC-1000規格:

■數碼輸入介面:HS-LINK×1、XLR×1、SPDIF RCA×3、Toslink×2、USB×1■支援最高取樣率:●HS-LINK Ver.1 – DSD 1bit / 2.8MHz、PCM 24bit / 192kHz●HS-LINK Ver.2 – DSD 1bit / 5.6MHz、PCM 32bit / 384 kHz●XLR — PCM 32bit / 192 kHz●SPDIF RCA – PCM 32bit / 192 kHz●Toslink – PCM 32bit / 96 kHz●USB – DSD 1bit / 11.2MHz 、 PCM 32bit / 384 kHz■頻率響應:0.5 – 50kHz■S/N比:123dB■THD + N:0.0004% (20 – 20kHz)■輸出電平:XLR – 2.5V / RCA – 2.5V■尺寸:477(W)×156(H)×394(D)mm■重量:24.4kg■零售價: HK$121,160

■總代理: House of Music Group.3705 5908


※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2年6月號第489期 ※

●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

1,308 views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