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摩機』漫談


文 |Simon


新近在一個華人群組中,有一位發燒友重提『摩機』這個話題。這位仁兄頗為嚴謹,他就何謂『摩機』這個定義,就發表了十多個貼子。我個人認為:一個發燒友利用各種手段修改和升級他的音響器材,便已屬於『摩機』發燒友了。有人反駁:如我所言,在真空管機時代,幾乎大部分發燒友都算是『摩機』友了,因為在真空管全盛時期,放大器的多個工作點都是由真空管負責,單是前級放大的花生膽仔便有數之不盡的牌子,當中較多發燒友選取的便有Telefunken、 Mullard 、Siemens、Marconi和RCA等等,而強放管的選擇便更多了;當年玩膽機的發燒友有誰不換膽校聲的?


到了石機年代,要『摩機』便不如膽機換膽那麼方便了,石機要改變音色(註:是“改變”,不一定是“改進”) 要涉及到器材內部元件,例如電容電阻的更換;膽機的電路很多是“搭棚”的,換膽換元件都容易落手;但石機多是用印刷線路板,換元件有很大的難度,不是口輕輕,懂得用“辣雞”便行了,所以摩石機一定要謹而慎之。我有一位朋友便有一個畢生難忘的經驗教訓:他是學電子的,楂“辣雞”非常穩定,自信心爆棚,但我覺得他有些過於自恃。當時他用的那部Mark Levinson 23.5本來已經十分好聲,聽了一年左右之後,便心癢癢覺得不夠過癮。有一次,他把機子頂蓋打開,覺得如果用更高檔的銀膜電容,更換了內部那些wima red-box電容會更好聲,更通知包括我在內的一群發燒好友,去親歷他的“Mark仔摩機大會”。


其實我開車到他家裏只有半小時的車程,但內心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而且一直“眼眉跳”。到埗按門鈴,大門打開,我是最遲一個,眾人已經到齊,而主人家急不及待,摩改已經完成。但奇怪的是:他劈頭第一句便問我:Mark仔的新代理是哪一家公司?我想不用我多講,大家也猜到先前發生了甚麽事了。


其實我對『摩機』保持開放的態度,有些器材是有摩改的空間,但一些Hi-end級的器材還是少動手為妙,聲音改到不倫不類還是事少,如果摩改使用的元件不當或手工不夠,引致短路便大件事了。『摩』字下面有隻『手』,管好自己雙手,開心快樂的享受你的音樂吧!



※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4年5月號第512期 ※

●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

Tags:

16 views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