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無需要太多.動聽便足夠MÉTRONOME CD 10 CD播放機


文︱馬田

法國MÉTRONOME在香港很受歡迎,原因當然是發燒友覺得靚聲,對我來說,凡是位列經典的品牌,都不是談論器材的規格多強大,或是吸引的功能,一切以音樂味道作主導,所以小弟今次測試 CD 10也是抱著聽聲收貨的心態 !


亞洲專屬版本

在官網上找不到 CD 10 的介紹,因為這是由 Le Player 4+ 演變出來,專為亞洲地區而製作,兩款型號最大的差別是數碼部份,CD 10 提供數碼輸入,可作為 USB 解碼器,而 Le Player 4+ 屬於 CD 轉盤,除此之外線路和佈局沒大差別。站於用家立場,CD 10 繼承了 MÉTRONOME的成名設計,並且在兼容性方面擴展至播放 DSD 及 DXD 高清音樂,這設計絕對是實用性強兼且質素有保證。

小改動 主軸不變

廠方亦毫無忌諱,線路板上清楚印上 Le Player 4+,表明是同一份線路設計,內部格局很清爽,訊源處理整個部份包括 USB 輸入模組,均沒使用內部接線,放眼盡是分立式元件;大量電容、電阻、繼電器,當中分為三個重要部份,先說供電電路,共使用了3個 Telema 小型變壓器,配合3 組總數 24 支1,000uF/35V 電容陣。另一關鍵線路是訊源處理,除了電容及電阻之外,使用了一枚 ESS 公司 32bit Sabre 9026PRO 解碼芯片,而USB 輸入模組配置兩枚訊源時鐘及 XILINX FPGA 芯片,這份線路可說是大路設計,廠方顯然志不在此。全機重中之重的設計就是雷射讀頭模組,工程師採用厚身黑色亞加力切割出「凸」形狀底托,最別出心裁的地方是用了 3 個大阻尼圓柱,以三點分佈貫穿底托,看上去似是厚身綿質物,在雷射頭對開位置設有四個半圓凹位,應是為了方便用家放上碟片。據悉 MÉTRONOME採用奧地利 StreamUnlimited Optical Storage 生產的雷射模組已有一段長時間,當然,SUOS 是按客戶的要求來製作,以我所知歐洲音響品牌如若製作 Top-Loading CD 播放機,多數是幫襯 SUOS,而 CD 10 配置的 CD-Pro8 雷射機芯更屬於熱門選擇,證明這份模組是有口皆碑。

齊全功能

說起來 CD 10 的功能與當今 High-End CD 播放器看齊,它的連接介面提供了 4 組數碼輸入,包括同軸、光纖、AES\EBU 及 USB,其中只有 USB 輸入能解碼 PCM 32bit/384kHz及DSD128,其餘輸入上限 PCM 24bit/192kHz,輸出只提供模擬平衡XLR及 單端RCA。CD 10 在本刊試音室遇上的搭檔先後有 Accustic Arts Power III 和 Orpheus Absolute A Four 1200,兩款合併式擴音機個性各走極端,因此,在配線方面亦有所不同,配搭 A Four 1200 時使用全套荷蘭 Siltech Classic Legend Series 880,若論及聲音的合拍程度,A Four 1200 無疑更能突出 CD 10 的優點,本篇報導是基於這個組合而下筆,也代表我喜歡整體效果。


溢出味道

聽 MÉTRONOME CD 播放機定是欣賞它的韻味,在眾多樂器之中我認為色士風最是感性,若然錄音和製作同樣是高水準,色士風專輯往往更易打動人心,在我的滄海遺珠名單裡,音樂堡製作的「薩克斯 Saxophones」屬於教科級水準,專輯是由 3 支 Saxophones 作為主角 ; Soprano、Alto及 Tenor,配合樂隊伴奏,演繹耳熟能詳的 9 首廣東歌曲。今次在 CD10 播放簡直是相得益彰, MÉTRONOME聲底迷人之處是中、低厚潤且不失分析力,高頻更是晶瑩圓滑,這種個性與色士風音色,或是音樂堡的製作效果可謂天作之合,其中〈是否〉以 Tenor 和 Alto 合奏,製造了不同銅管樂器質感,聽這首歌我感覺 CD 10 像魔術師施展戲法般,把伴奏的鋼琴、結他、弦樂變得高貴,華麗的聲音是通透之中呈現出精細,現在聽的效果就是這樣,一方面表現了輕重的力度,像副歌部份加入的結他,只不過是簡單地勾彈了數個音,都被 CD 10 營造出搶耳效果,兩支色士風更不用說了,噴口水花或是按鍵時的“嗒嗒”聲響,固然是清晰呈現,但若說吸引,那肯定是吹奏時表達的感情,隨旋律的起落,色士風就如歌星唱歌,時而低沉時而高吭,轉接之間連貫流暢,也可以說因為MÉTRONOME是厚聲底,感情份外豐富,認真說,這專輯換到高分析力的 CD 播放機播放,味道一定不及 CD 10 般到肉,這也是 MÉTRONOME成功的地方,完全捕捉了發燒友聽歌的要求,在 CD 10 身上我體驗到,CD 雷射讀頭、伺服線器、訊號時鐘、模擬放大...等等關鍵元素,是講求互相配合,設計的目標就是在分析力與音樂韻味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正如播放這專輯,所有樂器的定位既是明確,但又不會有機械式麻木感覺,能夠做到如魚得水,全憑累積多年的經驗,這正是品牌的強項 !


現場寫實效果

Whitesnake 「Starkers in Tokyo」同樣也是 CD 播放機懂得魔法才能夠播出味道 ! 專輯在 1997 年推出,而錄音地點是日本東京東芝 EMI 錄音室,邀請了 David Coverdale 和結他手 Adrian Vandenberg 到現場以不插電形式表演,從錄影視頻可見當年使用的麥克風應是錄音室基本配置,並非什麼名貴或經典靚聲咪,而場地也不似演奏廳般,除了錄音室原有的聲學處理,環境裡還有擺放的植物,如此環境錄製出的音樂與現今發燒錄音截然不同,發燒友是為了什麼原因而奉此專輯為神級試聲碟呢 ? 今次我找到答案了 ! 大概就是寫實的聽感,結他聲和人聲同樣給我沒壓縮感覺,聲音更是沒有刻意的雕琢,譬如說聽 David 的歌聲有點齆,結他聲亦然,勾彈弦線不會像現今製作般鏗鏘搶耳,經 CD 10 播放出來的效果很有說服力,至少會令我相信當日使用的麥克風拾音效果就是這樣,David 風霜歌聲來得感人真摰,不單是 〈Soldier Of Fortune〉,每首歌都聽得出感情是油然而生,而場地本身就是較為空洞,錄出來的回聲像有誇張效果,CD 10 確實帶出了空洞回聲,若說它個性太強,又不完全是對,只能說它味道吸引!

柔順數碼菱角

CD 10 播放 CD 令我滿意,那麼同一份解碼線路播放 DSD 會是怎樣呢 ? 發燒友應該清楚,品牌旗下僅得 AQWO 能播放 SACD ,其他播放器一律只播放 CD,我以為 MÉTRONOME 對 DSD 制式不太熱衷,趁這次機會當然要試試效果。以我常接觸的解碼器,多會提供多於兩組濾波器選擇,尤其是針對 DSD 格式,然而,CD 10 卻沒提供選擇,這做法等於表明忠於品牌的聲底,果然 ! 就算播放 Jeff Beck 的歌曲,效果都是滋油淡定,但鼓聲是很扎實,電結他聲也有飛快的速度,偏偏就是少了一種令人血脈沸騰的衝擊感,以它的性格播放小提琴音樂和爵士樂都合適,換了播放 Salvatore Accardo 「The Best of Violin」,〈Milonga en RE per violino e archi〉甫響起音樂聲,小提琴表現得纏綿細滑可謂意料中事,但沒料到是洗去數碼音樂慣有的生硬聽感,聽得多各門各派的解碼器材,領略到訊號時鐘能影響聲音的表現取態,憑聽感而言,CD 10 的解碼效果是偏向柔性,描繪樂器不是鐵劃銀勾,是令人聽得舒服享受,Accardo 的演奏風格亦可兼顧,整體還不至於是個性遮掩了細節,我會說是討好的效果。


總結:

今次測試 CD 10 感覺是很奇妙,單純播放 CD 竟然滋味無窮,很多 CD 專輯不管過往聽過多少遍,硬是沒有像 CD 10 播得如此入心入肺,感受的確因人而異,但既然 MÉTRONOME仍熱衷在 CD 技術,定是有值得欣賞的地方,這次測試的確把我帶到去另一境界,平常聽 CD 或 SACD 是追求強大分析力,輪廓線條非要達到精細不可,CD 10 與我這觀念背道而馳,一切從感情出發,結果真的打動到我, MÉTRONOME果然是一代名家,CD 10 完全是為音樂愛好者而生,無需要太多,動聽就夠了 !


規格:

■設計:Top-Loading■播放碟片:CD / CD-R ■數碼輸入:同軸×1 / 光纖×1 / AES\EBU×1 / USB Tybe B×1■輸出端子:XLR×1 組 / RCA×1 組■支援取樣率:PCM 16bit - 32bit, 44.1kHz - 384kHz / DSD64 -DSD128■支援格式: flac / wav / DSD / mp3■尺寸 ( W×H×D):450×115×435mm■重量:11kg■定價:HK$88,000.

■總代理:Sound Concepts Ltd. .查詢:(852) 23863113 ■試音處:聲之島.(852) 25241881



※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3年3月號第498期 ※

●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

753 views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