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o M7 科技與藝術完美結合
文|鍾啟源
美國Magico在2020年中發表了M系列旗艦揚聲器M9,此作帶來了多種技術突破,有鑑於並非每位用家都可以輕鬆容納這對半有源設計的M9巨無霸,創辦人兼主設計師Alon Wolf與他的工作團隊在M9誕生後,開始著手研發體積和結構較易為人所接受,同時也特別改以發燒友慣常接觸和應用的無源揚聲器為設計核心,製出售價只是M9一半,但質量卻不遑多讓的次旗艦M7,由於這對揚聲器表現趨近M9,概念一出便立即震撼整個音響界!
本港首位Magico M7用家以瑞士Goldmund 放大器驅動他的新寵。
四路六單元設計
同樣採用四路六單元設計的Magico M7,聲效水平能夠與M9互相輝映,在於Magico把開發旗艦揚聲器M9的技術大量移植至M7身上,而且,Magico還運用先進的Klippel Near-Field掃描測量儀與Polytec Laser Doppler vibrometer雷射測震工具,幫助徹底抑減M7的聲箱震動和提升揚聲器的音樂傳真度,結合Alon超過20多年頂尖揚聲器設計經驗,經不斷進行深入檢測和仔細聆聽過後,M7終於完成,並立即運抵本港給早已經預訂的首位買家。由於製作需時,另兩位M7的香港買家,則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夠享受M7的美聲,不過由於Alon Wolf與Magico環球營銷副總裁Peter Mackay藉著首對M7到港的良機,同時特為頒授中國(包括港、澳地區)的Magico代理權給予《樂燊貿易公司》而蒞臨香港。兩人因利乘便,在2024年二月最後一天於灣仔《君悅酒店》為首對到港的Magico M7,親自向中、港音響傳媒詳細講述新產品設計上的各項特點,並同時藉場地提供的充裕空間,特由瑞士CH Precision C1.2單聲道解碼系統,與Dan D’Agostino Relentless前、後級放大器強強聯手,以粗如手臂的喇叭線作配合,推動每隻重達239kg 的M7,即場播放多首精心挑選的音樂作品和歌曲以顯示M7的威力,讓我首次感受到這對揚聲器穿牆破壁的遼闊3D音場再現能力,而且速度飛快的瞬變反應,配合高低頻伸展無窮無盡,加上中音甜潤飽滿富質感,基本上M7一開聲,所有發燒友都會於轉瞬間內被其忠實再現音樂的卓越音效所吸引!
綜合而言,Magico M7的主要設計重點包括:
■ M7所選用的六隻驅動單元,特為其體積大小和性能效果所需打造出來,並以最新的FEA有限元素法模擬最佳化設計,把頻率與時間領域內可能出現的失真降至最低,包括聲學、機械結構、電磁、熱能等參數作綜合考量以達到最佳表現
■ 使用與旗艦M9完全相同的28mm鑽石鍍膜鈹高音單體,讓其同時兼備高剛性和輕質量的特質,只因為應用CVD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Deposition)製程對鈹膜進行鑽石塗層,有助進一步提升鈹膜的表面剛性。此外,在組裝時採用雷射干涉儀(Laser Interferometry)進行測量,確保每部分的品質和可靠性皆達至最高水準,其釹磁驅動系統也是最新版本,能夠實現更大動態表現和更低失真
■ Magico第8代Nano-Tec納米科技5吋中音單體,運用石墨烯與碳纖維之混合材質作表層,內部夾層使用蜂巢式鋁合金使整體構成三文治結構,同時為Nano-Tec振盆搭載全新的單元框架與懸邊,達到最佳瞬變反應速度與最低失真,兩個超規格的釹磁鐵提供最穩定磁場
■ 兩顆Magico第8代Nano-Tec納米科技9吋中低音單體,搭載127mm大型音圈與超規格釹磁鐵系統,可在±13mm衝程範圍內提供穩定運作,能夠在1m處測得高達120dB聲壓
■ 兩顆Magico第8代Nano-Tec納米科技12吋低音單體,搭載127mm音圈與超規格的大型釹磁鐵系統,可在±15mm的範圍內穩定運作,25Hz時聲壓高達120dB(@1m)
■ 單體結構(monocoque)碳纖維與航太級鋁合金(6061-T6)打造出來的箱體,運用FEA有限元素法模擬最佳化,透過特別處理的內部結構設計,讓所需使用的阻尼材料達到最少程度,便已經足以發揮無共振和無音染的最堅固箱體
■ Elliptical Symmetry Crossover(ESXO)4路橢圓對稱分音網絡,使用嚴選自德國Mundorf與丹麥Duelund的高級零件,相位特性特別精準,把六個單體的頻應表現互相融合,集成一個虛擬的點音源發聲體而達到最佳音效表現
■ 使用專為Magico M7開發的MPOD避震底座與腳錐,這個揚聲器基座為M7提供極佳穩定性,實現與地板的完美耦合。此外,鍍鉻的亮澤金屬色與箱身所用碳纖維構成微妙的視覺對比效果
■ 鍍鉻合金背板銘牌有設計師Alon Wolf的簽名,確保每一對出廠的M7品質都達至完美無瑕境界
以M-Project力創新里程
通過以上介紹,相信大家對M7已有初步認識,如果希望對M7的設計特色有更深入理解,就要進行抽絲剝繭的全方位解剖。今次有幸在港遇到Magico的CEO兼創辦人Alon Wolf與環球營銷副總裁Peter Mackay,自然不會錯過機會,透過與兩人詳細交談,讓我對Magico M7和整個M-Project的設計概念和系列中一眾揚聲器有更透徹了解,發覺最新面世的這對揚聲器精確無誤極緻音效,由革命性的創新研發構思開始,到嚴謹製作工序,任何環節全部一絲不苟,其間還需要融入各種先進的高科技檢測系統作整體性配合,缺一不可地關顧周到,才能夢想達成!
360゜全方位數據檢測
首先,相信大家對以上提及的Klippel Near-Field掃描測量儀與及Polytec Laser Doppler vibrometer雷射測震工具都深感興趣,因為這些系統對揚聲器的聲音精準度帶來極大突破。究竟這兩套先進的電腦系統,如何協助Magico製造效果超級的揚聲器呢?不妨在這裡略為解說一下:
首先,來自德國的Klippel Near-Field掃描測量儀其實是套先進的Robot機械人系統,其運作方式透過咪高峰對揚聲器進行多達3,000-4,000點3D立體數據檢測,檢測範圍包括頻率響應、總諧波失真和相位等各類聲頻表現數據,360゜全方位圍繞著揚聲器的聲波收集和檢測,能夠讀取揚聲器在軸和離軸每個方位的頻率響應,確保揚聲器每個軸面的頻率響應都盡量表現一致。由於在數據檢測之前,系統會先測量揚聲器所處空間的實際聲響表現和頻率高低強弱與及噪音水平等狀況,然後再在檢測和收集揚聲器各項數據時,於整個運算過程中自動扣減這些空間環境因素的相關數據,因此,收集所得的數據全部來自揚聲器本身,而且還可以檢測到低達20Hz的超低頻,這是過去難以辦到的事,因為必須在很大的空間內進行,且以往需要在無殘響室內進行的揚聲器數據檢測程序,現在使用Klippel Near-Field系統的話,則容許在任何空間內進行,因為數據檢測不受所處環境影響。而Magico從研發每隻高低音驅動單元到其製成品,便已經開始透過這套德國系統進行獨立檢測,直到手製而成的Prototype揚聲器,每個過程都進行個別檢測,反覆對比。理所當然,設計完成後的製成品,每隻亦需進行獨立數據分析,務使任何一隻Magico揚聲器都達致最高標準,可見Magico在揚聲器的研究發展及品質管理非常嚴格。
先進的雷射檢測系統
至於Polytec Laser Doppler vibrometer雷射測震工具,則運用雷射檢測方式,測量揚聲器聲箱面板每個位置所受震動強弱變化和影響,由於系統能夠清晰顯示震動出現的實際位置和強弱大小如何影響聲頻變化,因此,Magico工程人員可以針對關鍵位置,在揚聲器上實施強而有效的抑震措施,並在相關震動位置增加阻尼物料,徹底抑減由聲箱震動帶來的任何音染。M-Project每款揚聲器,包括剛面世的這對M7之所以全面應用鋁合金面板和整個金屬抗震骨架,並在兩側配上碳纖維外層,目的就是要製造一個不會產生共振問題的無震動聲箱。據Alon Wolf透露,M7所用航太級6061-T6鋁合金面板與鋁骨架聲箱之間,夾有一層特製的藍色阻尼物料,透過高壓處理方式,把阻尼層填充在兩者之間,確保驅動單元運作時的強大衝程活動,導致聲箱內部產生高壓也不會誘發聲箱共振,因此能夠杜絕聲箱震動帶來的任何音染,使M7發出的聲頻,盡可能保持100%來自音樂訊源本身,這是木製聲箱難以完全克服的問題,也是Magico由MDF全面轉換成鋁合金聲箱的原因,而剛強扎實的鋁聲箱配合針對性的航太級阻尼物料,結合碳纖維外殼的加持,有助進一步製出寂靜無聲的無震動聲箱。
建廠時已釐定製作目標
Alon Wolf說早在二十年前推出首款成功商品化的Magico揚聲器Mini時,已經確立無震動聲箱的製作目標,當時特為這對書架揚聲器應用鋁合金面板,並為鋁面板配上夾層板材的堅固木製聲箱,然後再透過內支撐骨架結構作強化。由於當年Magico尚未開始自製驅動單元,因此特為這款二路二單元的Magico Mini挑選超級高低音,並為此特製低損耗分音頻網絡,使Magico Mini這隻書架揚聲器連腳架整體重二百磅,當年售價亦高達22,000美元。此作在巿場上取得一定成績和反應後,確立Magico未來製作方向,而無震動聲箱製作目標,在公司成長後益發顯得重要,只因為Alon發覺縱使MDF聲箱製造得如何扎實,面板又有多厚重剛強,以先進雷射檢測系統測量的話,就會發覺錐盆的前後衝程活動會誘發木製聲箱和面板出現一般系統難以預測和察覺的震動,而這些震動產生的聲頻變化,全部都會疊加到音樂訊號當中,使揚聲器難以避免出現訊源以外的音染,影響音樂傳真度。雖然這些音染或會使揚聲器出現討人喜歡的聲效表現,但卻非來自音樂本身的真正內容,為了達致最高精準程度,Magico揚聲器全都以無震動聲箱為製作目標,屬於最高質素指標的M-Project系列更不計成本,任何部分都盡量做到最好,每款揚聲器由Magico自製的每隻高低音驅動單元開始,到航太級6061-T6鋁合金聲箱和特別處理的碳纖維兩側外殼,全部巧奪天工,務求盡善盡美!
無震動聲箱概念由此起
Alon Wolf雖然懂得古典結他演奏,但他認為製作揚聲器並非製造樂器。Magico揚聲器的製作目標,在於準確反映記錄在音樂載體上的所有訊息,並把音樂訊號完整再現出來,因此對他而言,樂器是樂器,揚聲器是揚聲器。Magico揚聲器的真正功能,是盡全力地把電能完美無瑕地轉換成動能,其間雖然存在難以避免的能量損耗,但這只關乎轉換過程的效率高低,音樂訊號在轉換過程中始終不變,能量損失無損訊號精準程度,而無震動聲箱,則有助保留音樂訊號的準繩度,因為如果聲箱出現震動,以Polytec Laser Doppler vibrometer雷射測震工具和其他電腦程式檢測,定必會因此捕捉到產自音樂訊源以外的聲頻音染,破壞訊號精準程度,是Magico製造無震動聲箱的真正原因。透過與Alon Wolf的談話,讓我對Magico的設計理念更加清晰,亦對以最新科技打造而成的M7有更深入的認識和體會,以下綜合所知,嘗試對M7作更詳盡的補充。
Quiet Luxury聲箱結構
驅動單元在運作時驅使聲箱內部持續處於高壓狀態,尤其是密封式聲箱設計受壓更甚。Magico不計成本的鋁合金骨架配碳纖維聲箱和航太級阻尼物料,再由前到後以張力拉伸桿tensioning rods結構強化,就是要徹底克服由高壓帶來的震動影響,令聲箱不存共振,而且,這種設計除了為揚聲器在抗震和滅噪方面打好堅實基礎外,更有助完美雕琢出能夠杜絕聲音衍射現象的流線形弧面聲箱,因為如果聲音在擴散過程中遇上凹凸不平的邊角,非流線形的表面會使聲頻出現反射,反射音波對音樂訊號產生交互作用,在音樂重播過程中會造成音波干擾,甚至抵消某些重要音樂資訊,使訊息受損,不利聲音傳真度。因此,M7由面板到聲箱兩側以至聲箱頂部,全都經過電腦精密計算處理成流線形弧面,而Magico整個鋁聲箱,都是在Magico三藩巿面積廣達30,000平方呎的公司工場內,以他們擁有的五部CNC數控車床進行裁切和挖空處理,由聲箱面板到內支撐及背板,視尺寸大小和複雜程度,每個獨立部分都得花上數小時到一整天,從一整塊實心的航太級鋁合金,根據音波擴散和結構所需製成流線形鋁件。舉M7的面板為例,在挖空過程中,將會有80-85%的鋁材遭CNC機挖掉,餘下約15%便是M7的鋁合金面板。整個結構經打磨加工,配合由核動力潛艇製造商提供的碳纖維板加持,全在Magico工場內按預定規格組裝,帶來造型時尚帶奢華感,並在揚聲器運作時表現得寂靜無聲的聲箱。且箱中有箱的M7,還在全新設計的5吋中音背部設有一個與鋁合金主聲箱隔離的碳纖維圓錐形獨立聲箱,幫助抑減駐波。這個特別打造的聲箱更全面作出阻尼處理,如此結構讓5吋中音的背波在圓錐形聲箱內自行消散,且亦不會受到主聲箱內的低頻音波影響,是M7中頻飽滿自然又反應迅速的原因之一。每對M7在精雕細琢下,滿足高度傳真音樂重播所需之餘,也正好迎合現下的Quiet Luxury低調奢華世界潮流趨勢!
第8代Nano-Tec納米科技單元
傳統音圈一般都會在溫度超過40°C時出現3dB失誤,頻率響應因而會被扭曲,Magico為克服這個問題,開始嘗試自行設計和製造揚聲器驅動單元,並特別為M系列新一代揚聲器,研發製造能夠抵禦強大功率輸入而保持極低失真的CVD鍍鑽石層鈹高音和碳纖維夾層中低音錐盆單元。當中,Magico M7所用錐盆單元更是第8代Nano-Tec納米科技單元,除了代表M7所用錐盆單元全面應用蜂巢式鋁合金夾層結構外,底面兩層碳纖維層還特別注入來自日本的石墨烯作優化。Alon強調這是種完全不含雜質的高純度石墨烯,革命性的石墨烯碳纖維結構,使Nano-Tec振盆減重三分一,強度則因此增加30%,是M7低頻瞬變反應特佳而失真更低的原因之一,而且,夾層錐盆的懸浮邊現已改用Foam製造,並非普通橡膠邊,劃時代的海棉橡膠塑料懸浮邊有助與錐盆取得完美整合,更趨理想的兩者結合,使夾層式錐盆的活塞運動不會受阻,又能夠無偏差地迅速回復到原來位置,衝程表現更趨自由,兼且可靠耐用,加上錐盆以磁力特強的釹磁作為驅動引擎,特強磁力提供份外穩定的磁場,為錐盆活動帶來更精準有效的控制。中音和中低音在極性柱上還加有純銅帽,把渦流效應(eddy currents)減至最低,並且有助提升效率,加上中低音和低音的音圈都巨達127mm,配合輕盈又透氣的鈦金屬音圈筒,而石墨烯還擁有世界上最高散熱系數(5300W/mk),高於納米碳管和金剛石,且是銅的近14倍和石墨的3.5倍,使第8代Nano-Tec納米科技單元無論是在控制錐盆活動和散熱方面都帶來巨大優勢,確保M7縱使在大功率驅動下持久運作,失真依然保持在極低水平。
高音必須與聆聽者雙耳保持水平位置
發燒友可有留意Magico揚聲器的驅動單元編排並非固定在同一個模式,反而按揚聲器高度不同而變更驅動單元的高低位置,且也並非採用D’Appolito的M-T-M高中低音編排方式。Alon指出無論把中音安排在高音之上,或相反地裝置在高音之下都不會是大問題,最重要的地方,是高音單元必須安排在一個與聆聽者雙耳同一高度的位置,且必須以水平方向正面指向聆聽者,不能向上或向下傾斜,兩隻單元還需要盡量靠近,這是Magico M-Project揚聲器驅動單元編排上的重要守則。因此,心思細密的發燒友,都會發覺體型特別高大的M9,其鑽石鍍膜鈹高音位處中音之下,而聲箱高度不如M9般高聳的M7,同一款經弧度優化的28mm鍍鑽石層鈹高音則安排在中音之上,目的就是為了確保高音單元與聆聽者雙耳處於同一高度。至於啞鈴式的D’Appolito驅動單元編排,Alon說這其實只是視覺上給人的一種錯覺,對高低音的整體聲效平衡傳遞,實際上起不到真正作用,他說只要揚聲器設計得當,分音網絡讓所應用的每隻高低音驅動單元協同發聲猶如一個完整的整體,全頻便能夠平直而不會波動地帶來美妙音樂訊息,因此,把M-Project揚聲器十年研發所得全部融會貫通的Magico M7,其驅動單元的編排按照設計所需作出相應調動和安排,務使M7各單元互相呼應,並只會忠實地把來自訊源的音樂訊息如實表現出來。完美無瑕發揮高度傳真音效,是Magico的座右銘!
總結
時尚潮流現正刮起一片Quiet Luxury低調奢華風,Magico M7在聲箱製作上似乎亦相應朝著這個Quiet與Luxury方向走,加上M7不像其他系列般有多種顏色選擇,卻只有現在所見的唯一,因此與潮流指標不謀而合,流露出與世界同步的格調與效果。而Alon Wolf當年以Magico為品牌和公司名稱,其實源於他非常喜歡一張在1980年推出名為《Magico》的爵士音樂唱片,當中參與樂手有巴西成員在內,而在巴西俚語中,Magico代表一種特殊藥物和能夠以此施展魔法的人,而葡萄牙語Magico則代表Magic。Alon Wolf建廠當年認為Magico這個字非常有意思,因此取而用之,成為揚聲器品牌。不過於美國加州製造的Magico揚聲器其實並沒有施展任何魔法,反而實事求是,從設計理念到製作取向,每個環節都一絲不苟,務求盡善盡美,所追求的目標,就是要把音樂訊源不加不減地原原本本地反映出來,因此所謂魔法,真正所指是Magico能夠有效把音樂錄音現場的實況,通過揚聲器的電能和動能轉換,在擁有者聆聽空間內準確無誤再現出來,營造出如在現場的栩栩如生音樂境界。在無震動而不會儲能的鋁骨架配上碳纖維外層的互相協調下,配合Magico自製的高低音驅動單元,M7能夠全方位忠實再現平直流暢而寬闊的頻率響應,而完全沒有本身個性的Magico M7,更代表「你的音樂訊源如何,你的M7聲效表現也如何」,我相信這就是M7不計成本務求做到最好的設計精髓!
Magico M7 美感與科技結合的傑作
文|馬田
最近有幸與美國 Magico 的創辦人,也是該公司設計部門領導人 Alon Wolf 見面,實情我是摱車邊去湊熱鬧,當日的活動是樂燊貿易開記者招待會,透過中、港兩地音響媒體廣傳訊息,他們由 2024 年起成為 Magico 總代理,Alon Wolf 和副總裁 Peter Mackay 專程飛來主持簡單而隆重的授權儀式。
當我稍為了解 Alon 過去的工作經驗和興趣後,感覺他是位攝影家更多於音響老闆,年輕時的 Alon 曾經是電腦動畫師,也參與過電玩遊戲開發過程,這些只是工作,他真正享受是音樂和攝影給予的快樂,記招當日我看到有支結他擺在一旁,以為 Alon 會露兩手讓大家開開耳界,殊不知因某個原因他沒即興表演,據聞他擅長彈 12 弦結他,今次都算可惜了 !
雖然是摱車邊,但我亦抓緊能與 Alon 對談的機會,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要製造超低音呢 ? 自從去年在慕尼黑音展裡看見半個雪櫃大的 S-Sub,內心一直紏結,Magico 喇叭有需要超低音來輔助 150Hz 以下的輸出嗎 ? 輸出功率還要是 2,000W,怎樣也想不出理由,但見 Alon 輕鬆地說 : 「每個空間均會有盲點,低頻雖然是全方位擴散開去,然而,仍是會令低頻響應出現不均勻或非線性,超低音的作用正好彌補不足。」Alon 的說法使我想起,我看過他在 facebook 上載的一幅照片,那是他正在調校超低音時拍攝,Alon 對著電腦一副認真的樣子,暗示出他是讓數據說話,調聲不能單憑聽感或直覺,想到這裡,我衝口而出問他 : 「Magico 喇叭已公認為絕頂靚聲,在穩健的技術基礎上,有什麼方法能提升品質 ?」這問題是有潛台詞,既然 Alon 是信任測量結果,今天 Magico 已擁有了超前的儀器和電腦程式,M 系列各款做到了純正無音染,往後的設計難道要出動軍事級儀器來量度音箱諧振 ? Alon 繼續淡定回應 : 「我們一直沒停下來嘗試先進而新穎的測量技術,也願意付出巨大成本來換取精準成果,事實上,過去的數年,投資在這方面的金額遠高於其他開支,但我們也清楚知道這是十分有價值,現在我們能夠準確找出每個微細的共振點,並施以針對性處理,未來的科技是會再三提升準確性,繼續往這方向走,我相信就是令產品獲得進步的最佳做法。」
記招會上 Alon 有提及如何量度喇叭,發燒友可能在網絡上也看過一些介紹,Magico 擁有一套 Klippel Near Field Scanner 3D,當年製作 S3 便是用這套 3D 測量系統檢測音箱的各種反應,就我的理解,該系統是按客戶需求來製訂售價,昂貴者能高達 100k 美元,至於 Magico 在這系統花費了多少? 是否全面應用於各款型號 ? 這些就未可獲得答案了(外地媒體有報導指 M9 也是用了 3D 雷射測量) ! 不過,Alon 表示 M 系列和 S 系列的音箱造成圓角弧邊,成本也不輕而且製作難度甚高,是什麼驅使他堅持用這種設計呢 ? 站於聲學的角度來說,避免繞射聲波、防止音箱產生駐波、抑制箱體共振…等等都可以是原因,但我認為是他的審美標準所影響,假如您看過 Alon 的攝影作品便會同意,我個人認為他對線條美感是有執著的態度,無可否認旗艦 M9 是藝術作品,Alon 更自豪地說日本 Stereo Sound 要求他提供 M9 拍攝照片,以用作刊登於封面,這張照片亦打破了該雜誌社的常規,他們從不使用人物照片作為封面,Alon 和 M9 同框是絕無僅有,認真駕勢 !
最後我問 Alon : 「Magico 喇叭難驅動嗎?」在交代答案前,我想告訴讀者們,當日用了一對 Dan D’Agostino Relentless 800 單聲道後級驅動 M7,我留意到當播放現場版〈Brother in Arms〉的低音部分,機面的錶針在 12 點位置來回跳動,另外,就我所知,Magico M系列用家多數使用大件頭單聲道後級,Alon 卻笑稱搭配真空管擴音機也可以,即使輸出功率是數十瓦,亦不是大問題…嗯 ! 或許每個人對驅動力都有一套想法,對我來說,當日聽到的驅動效果是剛好足夠,有一點不能否認,整體音色是很平均,小弟勉強算是有實戰經驗,明白酒店宴會廳存在的問題,一套音響受場地和供電限制情況下開聲,不衰聲已算萬幸,更別奢想會有平衡的層次表現及正常動態效果,憑聲音表現得出兩項總結 ; M7 本身擁有良好擴散,箱體共振不明顯,其次是 Relentless 800 的阻尼表現與 M7 夾得來,低音控制得鬆緊有度,如果他日我有機會為 Magico 喇叭選擇搭配的後級,也會以今次效果作為參考,對輸出功率和阻尼的要求是相同標準 —— 非強大不可 !
M7規格:
■4路6單元設計■高音單元: MBD5D 1.1吋(28mm) pure-beryllium, diamond-coated diaphragm■中音單元: MAG5004RTC 5吋Gen 8■中低音單元: MAG9508HE 9吋 Gen 8 x2■低音單元: MAG12008HE 12吋 Gen 8 x2■效率: 92dB■阻抗: 4Ω■頻率響應: 18Hz-50kHz■建議放大器功率: 50W - 2000W■尺寸: 163 x 73 x 49 cm■重量: 239kg■零售價: HK$3,300,000
■中國(包括香港及澳門地區) 總代理: 樂燊貿易公司 查詢 : (852) 2139 1388
※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4年7月號第511期 ※
●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