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Julia Fischer「在易沙意的世界」

HÄNSSLER CLASSIC HC 20061 (4 LP)

文︱Stephen


來自德國的Julia Fischer(1983年出生)乃現今頂尖小提琴家、鋼琴家、慕尼黑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教授,憑著非凡的技藝與對音樂的熱忱,從而展現她在藝術方面的多樣性。作為第一位涉足古典音樂領域的藝術家,她創立了自己的音樂平台JF Club。近日,Julia Fischer 推出一套四張黑膠專輯「在易沙意的世界」,這套限量版起初是專為JF Club發行的,只有為數不多在市場上流通,以饗真正的知音者。


比利時小提琴家易沙意(Eugène Ysaÿe, 1858 – 1931)撰寫的六首小提琴獨奏奏鳴曲,堪與帕格尼尼的廿四首隨想曲,與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並列為小提琴獨奏的三大偉大套曲,這六首奏鳴曲比一般單一作品,更能告訴大家更多有關作曲家的資訊,尤其是在易沙意的奏鳴曲之中至為明顯,皆因每首奏鳴曲都基於一個故事,或一段友誼。 易沙意六首小提琴獨奏奏鳴曲,寫於1923年7月,是作者聆賞過匈牙利小提琴家西蓋蒂(Joseph Szigeti,1892 – 1973)演奏巴赫的G小調小提琴獨奏奏鳴曲後,受到啟發而創作,代表他那個時代的音樂技巧和表達方式的風格。據資料顯示,易沙意使用了全音階(Whole tone scale)和不和諧音(dissonances)等這些二十世紀早期音樂的顯著特徵。他並運用精湛的琴弓和左手技巧,因為他相信當時對於小提琴的掌握、表達、技巧而至機制等比過去更為必要。


Julia Fischer 在這套四碟黑膠專輯不僅演奏並錄製了上述六首奏鳴曲,還錄製了跟上述有關聯的幾個作品,例如作者在西蓋蒂音樂會之中聽到的巴赫G小調第一小提琴獨奏奏鳴曲。


易沙意在他的第二奏鳴曲引用巴赫的E大調前奏曲,這曲目是獻予法國小提琴家蒂博(JacquesThibaud, 1880 – 1953)。


羅馬尼亞作曲家及小提琴家恩奈思古(George Enescu, 1881 – 1955)是第三奏鳴曲的主角,Julia Fischer 同時錄製了他在巴黎求學時期所寫的即興協奏曲。 由於易沙意的奏鳴曲被稱為民謠,其風格頗為奔放與自由,這種風格亦適用於恩奈思古的作品。


第四奏鳴曲屬於有「小提琴之王」雅號的美籍奧地利小提琴家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 1875 – 1962),Julia Fischer多年前研習奏鳴曲之時,注意到克萊斯勒「前奏曲與快板」的引用,這種既保守亦偏向巴洛克風格的曲式,亦可以在易沙意的第四奏鳴曲之中感受到。


克里克布姆(Mathieu Crickboom, 1871 – 1947)是易沙意的學生,也是易沙意弦樂四重奏的小提琴手,第五奏鳴曲包含大量的開放弦(open strings),用之以檢查音調。 克里克布姆也為易沙意寫了一首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這個特別的「發現」由Julia Fischer 聯同鋼琴家Henri Bonamy以浪漫氣息詮釋了這首曲目。


西班牙小提琴家基羅加(Manuel Quiroga, 1892 – 1961)被喻為薩拉沙泰的繼承者,以浪漫的小提琴音調著稱,由於第六奏鳴曲內有一節哈巴奈拉舞曲,Julia Fischer亦選奏了基羅加這首短小精悍的舞曲。


這是一套演奏絕頂出色,音域寬廣,音準高超的小提琴銘盤。



※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5年3月號第522期 ※

●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