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CAD Ground Control GC3.1 地盒目標清晰 效果顯著


文 I 馬田


Computer Audio Design (CAD) 是美國電子工程師 Scott Berry 在 2011 年成立,公司設於英國,順理成章生產也在英國。提及 CAD 我便要翻歷史,10 多年前我曾經測試 CAD 的數碼器材,當年 CAS 還算是起步階段,無數工程師自立門戶,運用個人知識修改電腦,製成播放器或是伺服器,CAD 也是其中之一。



無法窺探

CAD 留給我印象是技術型,而且是硬派技術,Berry 似乎無意在外觀方面花心思,所有產品都是簡潔盒子,顏色或許會更改,但作風是不會變。今天我再接觸 CAD,測試 Ground Control GC3.1 接地盒,仍然是黑色長形盒子,本想對它動粗,拆開外殼看看裡面,發現是密封了,沒辦法,除非徹底摧毀整個機殼,讀者們,很抱歉這篇報導不能提供 GC3.1 的內部圖片了。


地區環境影響

音響接地盒我由初接觸瑞典農夫至今,看著地盒由大體積縮細至為小盒子,現在甚至有插頭式設計,還有專供汽車使用的版本,可見地盒類型輔件在香港是十分普及,其他地區對地盒的接受程度,我掌握不到資料,僅知道歐洲和英國的居住條件比我們要好,很多玩家都在家門前的花園埋入接地銅棒,全個花園面積就是天然地盒,誰還會幫襯買地盒放在家裡 ? 住在那裡的發燒友莫說會主動購買地盒,對接地效果的了解應該屬於片面,我們使用地盒某程度是被環境逼出來,所以接地與地盒能在亞洲地區做推廣,若回到西方國家就未必受用家重視了。


淺談接地

認真了解接地是分為機殼、電源及訊號三大類別,各有觸及的頻率範圍,當中的重要次序我認為是訊號接地為首要,電源是其次,原因是電源產品大多數處理了干擾,電源線有良好屏蔽,排插或獨立供電器也有專門濾噪處理,但訊源出現的問題卻不能單靠線材的屏蔽就能解決。訊源是電流,數碼與模擬是兩種不同的電壓升降,高級器材會採用獨立線路板以防干擾,當數碼芯片及電子元件通電運作,隨即產生高頻噪訊,範圍可廣闊至 GHz 以上,要是元件之間過於接近,高頻便可影響運作。另一方面,每粒元件也是連接了線路板的接地端,線路板的接地是連接金屬機殼或電源接地,很多設計都使用分佈式連接所有地位,這做法極之容易改變參考電位,結果令訊號的升降出現電位差,播出的音樂當然是劣化了。


能量轉換

以上所述是器材的自身影響,聆聽環境也有大問題,Wi Fi、5G流動網絡、無線電波......全部會產生 MHz 以上的干擾,通過器材的金屬機殼和接線傳進線路,干擾如此厲害怎會不影響音質呢 ? 目前 5G 流動網絡覆蓋率達到 9 成人口,每個密集區域的高樓大廈至少安裝了數組發射/接收器,每個家庭是擺脫不了干擾,要將名貴音響玩出水準,地盒肯定不能缺少。接地盒的原理是透過接地線誘導高頻電流進入盒內,地盒一般使用天然石加上導電率高的金屬物,例如銅、鐵、銀......等等,高頻電流一旦接觸了這些物料,會產生內阻導致金屬發熱,將電能轉化為熱能,以能量轉移方式耗掉干擾。



推算設計

若使用金屬物料製造接地盒,先決條件是物料具有良好導電率,然而,每種金屬對特定頻率產生的內阻值是不同,沒有單一物料能廣闊涵蓋所有高頻段,因此,混合多種金屬製造的地盒,效果不盡相同。CAD 的老闆 Berry 因為深入鑽研 CAS 的重播技術,發現器材最常遇到的高頻干擾在 1MHz 至 1GHz,於是針對該頻段著手設計地盒,以能量轉換方式把干擾化為熱能。基於維護產品價值,Berry 沒詳細披露GC3.1.1 裡面的物料組合,不過,從它的體積和做法是可以估算出來。接地盒要是無需要接電源,要麼就是銅板或鐵板,要麼是礦石,兩大類別之中以金屬物較易掌握效果,礦石或天然石的物質變數是很大,如果沒有經過長時間的調試,很難做出針對性效果,總括而言,我認為 GC3.1 是以銅板為主。另一方面,導體轉化熱能以大面積會效果較好,看 GC3.1 的體形是比我使用的接地盒較大,化熱效果理應不錯,再看看密封的外箱是非導電物質,而接地線的插口是幼蕉插,地線插上後沒有位置是曝露了,可想而知環境裡的射頻干擾不能入侵 GC3.1,雖然它沒有吸引的外觀,但勝在各方面設計都屬於穩健,若然效果也對板,不愁沒人欣賞。


反應明顯

讀者現在已了解被動式地盒原理,那麼便清楚金屬導體的作用為轉能,它不存在飽和因素,金屬的導電率只會受溫度影響,要是過高便會令內阻升高,可是地盒針對是高頻,按理是較難出現高溫,除非室內出現極端氣溫變化,否則無需顧慮 GC3.1 使用時間長了會變質。今次測試我使用代理提供的地線,反正本刊沿用的地線都是叉頭,完全無用武之地。


在 6 個插位之中我以無區分選了兩個,分別連接唱頭放大器和Pureaudio AirDSD Plus,先說播放 DSD 數碼音樂的感受,被我選出的歌曲是 Emilie Claire 唱〈The Very Thought of You〉,開始的數句歌是清唱,之後是爵士三重奏伴奏,老實說,接上 GC3.1 後我並無即時察覺分別,因為 AirDSD Plus 聲底本來就是圓滑幼細,聽頭數句人聲就算覺得立體感強,兼且唱得細緻也好,我都視之為理所當然,直到我拔去地線重播歌曲,馬上發現音樂背景寧靜度打了折扣,剛才如幻似真的立體感也同時消失,就像拍照用了淺景深般,主體人聲並不突出,隨後的大提琴也少了實在質感,於是我又再重接 GC3.1,效果又回來了 ! 如此的比較使我清楚了解,串流播放器這類器材,一旦受到干擾,訊源隨即出現嚴重誤差,乍聽起來似是某段高頻削波,又或是感覺低頻欠缺凝聚力,實際是數碼時鐘也受干擾,當想及影響,我聯想到要是讓 CH Precision T1 時鐘連接到 GC 3.1,重播 CD 或 SACD 時,效果要變天了 !


畫龍點睛

接上地線後我選播了 Analogue Productions 製作的 「The Royal Ballet」SACD,專輯使用了模擬開捲母帶,故此,樂器的延伸和共鳴效果都是自然流暢,選來碟二裡天鵝湖組曲其中第三節 〈Scene Pas de Deux〉,樂曲由豎琴以獨奏方式演繹出優雅旋律,小提琴之後加入演奏,兩樣樂器是主體,它們發出的聲音都是溫柔偏小,以玲瓏精緻線條取悅聽感,接地後音色更是精細,演奏時每個小動作,牽引出的微弱泛音,還有訴諸於力度的感情表達,我都只能說栩栩如生,尤其是中段的合奏效果,樂器所產生的和諧協調,既有樂器原生質感,同時也具備 High End 的細膩,GC 3.1 確實做出錦上添花之效。


之後再聽一張 MQA-CD,尚羚的 「Two For The Road」,我喜歡專輯的每首歌曲都藏著某個主題,以獨特的樂器演奏襯上 Sherine 歌聲,造出濃厚音樂味,譬如說〈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由 Ted Lo 彈鋼琴伴奏,感覺十分溫馨,鋼琴錄下了真實感覺,木槌的摩擦聲和腳踏聲,通通傳神地呈現,中段鋼琴獨奏有豐富的起伏,Sherine 似是依循著琴音悠悠地唱,整首歌像在一間圍滿木板牆身的小酒館裡演出,聲音暖暖細緻,叫人不禁全情投入在歌曲裡,盡情地享受。



總結:

直到今天,我仍是覺得接地這玩意很有趣,神奇之處是地盒按物理而製造,但連接到器材後衍生的效果卻沒有規律,隨器材性質而變出多樣化效果,就如 GC 3.1 的設計是很扎實,它是針對 1MHz -1GHz 範圍,很少地盒會有清晰的目標,事實上,測試後引證該段範圍對數碼器材構成致命傷,用於數碼時鐘或串流播放器之類產品,效果甚為明顯,然而,GC 3.1 不僅在數碼範疇見功,以模擬線路為主的擴音機和前級也很受落,本篇介紹為免寫得太長篇,所以集中在數碼方面,讀者若是對它感興趣,不妨找個時間聯絡代理,以了解更詳細的玩法。總的來說,GC 3.1 有立竿見影的威力,如果您的播放系統以 CAS 為主,它對音色的提升是能夠超出您所想像,值得去聽聽效果。


規格:

■尺寸 ( W×H×D) : 458×89×356mm■重量 : 16kg■售價 : HK$45,000

■總代理 : Grand Asia HiFi Ltd..查詢 : (852) 5396 2870



※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4年5月號第512期 ※

●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

309 views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