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頌斯指三首氣勢如虹的古典樂曲
BR Klassik 900016
文│披頭
2019年去世的指揮家楊頌斯(Mariss Jansons),生前與他合作最長時間的樂團,就是巴伐利亞廣播樂團(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他死後留下不少演錄俱佳的錄音,這一張專輯就包括了柴可夫斯基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史特拉汶斯基的〈火鳥〉第二組曲和Edgar Varèse的〈Amériques〉。發燒友要表現器材的龐大音場與氣勢,這碟就是一個最佳媒介了。
〈羅密歐與茱麗葉〉充滿戲劇性的衝突,不乏火爆場面;而它的愛情主題雖沒有柴可夫斯基常見的浪漫旋律,卻音色優美,非常的蕩氣迴腸。
史特拉汶斯基曾為〈火鳥〉寫過3次組曲,其中第二組曲,儘管作者說它有很多錯誤,卻是最多樂團演奏的,可能與它選的素材較受歡迎有關吧。它的內容有動有靜,動的當然要數“Danse Infernale du roi Kastchei” (卡什伊的地獄之舞)和結尾的“Final” (終曲),靜的有“Ronde des princesses” (公主的迴旋曲)和“Berceuse”(催眠曲)等。〈火鳥〉的組曲其實很動聽,不過似乎香港的發燒友很少提及它,可惜!這張不要錯過了!
最後一首〈Amériques〉註明是“for large orchestra”。作者Edgar Varèse(1883 - 1965)是法國人,1915年前往美國,這作品代表了他對美國的第一印象,或更好說,是對紐約的第一印象。他與史特拉汶斯基是同時代的人,作曲手法亦接近。他除了需要動用一個龐大的142人樂團,也用了很多平時少用的樂器,還加入一個11人的敲擊組,包括船上的霧號、哨子、警車的警號和他自創的「獅吼式」效果!這實在是一首非常有趣味的作品,雖然它有大量不協調和弦,描寫混亂卻不自亂。
對我來說,三首作品,以熟悉程度來排序,分別是柴氏、史氏和Varèse;但以趣味性來排,卻剛好相反呢!
※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3年11月號第506期 ※
●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