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udiovector Trapeze Reimagined隱藏最佳Toe-in角度的設計

文 I 鍾啟源


把時間回捲帶到Audiovector創辦人Ole Klifoth在1979年研發出聲箱向側面傾斜並帶有獨特Toe-in角度的Trapeze,當年他突破傳統創出造型獨特的Trapeze,主因期望營造出如同音樂廳般音響效果,讓人驚訝的是只要設計恰當而選料正確,就算僅只是應用6dB octave分音器,精簡有效的三路揚聲器也能營造出立體感出眾而頻率響應範圍寬闊自然的聲效,可見Ole Klifoth在設計上擁有獨特創見,且早在四五十年前便已經透過產品製作有效反映出來,奠定Audiovector今天成就!


繼承父業成為新一代話事人

也就是因為創業作Trapeze表現出色,Audiovector自這款揚聲器面世之後隨即聲名大噪。Trapeze除了造型獨特外,最大特色在Ole Klifoth根據線性動態、線性相位和低動態壓縮等原理把其創製出來,而這些設計理念更成為Audiovector遺傳基因,一直主導著Audiovector揚聲器研發產品方針。年過70的Ole Klifoth依然活躍於公司之內,不過為了醉心研究同時盡情享受生活,早自2015年開始,他便把業務全盤交托給兒子Mads Klifoth營運,自己則退居幕後,變成Audiovector設計團隊中研發設計經理,在家族經營的嚴格標準下推動旗下產品與時並進,不斷持續革新,而在Mads Klifoth即將踏進第十年的有效管理和領導下持續發展,Audiovector產品分銷至全球超過五十個國家,營業額每年穩步向上,令發燒友對Audiovector愈來愈感興趣。



慶祝45周年復刻版製作

紀念版產品推出時間大多以十年為基準,為甚麼不是40周年或是50周年產品,卻在此刻推出慶祝公司成立45年的Trapeze Reimagined紀念版揚聲器呢?


作為Audiovector CEO的Mads Klifoth這樣回答:「Audiovector其實早於五年前便已經希望推出開山之作Trapeze的紀念版揚聲器,但為了把Audiovector近年在揚聲器設計上的多方面突破完美無瑕地融入其中,工作團隊在當時打消了這個念頭,不過,他們其實一直都未有停過任何對Trapeze進行大規模改革的念頭,而且,把Audiovector創業作重新改造的概念是由我提出來的建議,經過持續不斷游說,父親最終才落實把Trapeze打造出來的這個想法變成事實,因此絕對不能放棄。


雖然40周年版Trapeze未能在合適時間內推出,但在努力不懈深入探索和研究之下,現在無論是從製造驅動單元到分音器處理與及聲箱設計等不同環節,全部盡在自己掌握之內,因此,等不及五年之後的2029年,工作團隊急不及待期望把研究成果在今年發表,讓樂迷可以早日得享成果,這也就是Audiovector在公司成立45年的此刻推出以全新角度炮製Trapeze Reimagined揚聲器的原因。」


挾現代科技把經典設計捲土重來

「除了聲箱造型尺寸和總體設計理念源自原版外,Trapeze Reimagined說得上是全新設計,因為無論是由驅動單元到分音器與及聲箱製作,全部運用嶄新技術進行革新,務求全面提升揚聲器的高度傳真音響效果,使其多方面都獲徹底提升,並非僅只是復刻原有製作如此簡單。」

經重新規劃的Trapeze Reimagined,總體而言擁有以下幾個特點非常值得關注:



•驅動單元:

Trapeze Reimagined無論是從AMT高音、5吋中音和12吋低音單元,全都是原廠特為此研發製造的嶄新單元,技術則全面引伸自現存R系列。當中根據Dr. Oskar Heil理論製成的AMT單元,一直都是Audiovector代表性產品,為使這隻特製的3800mm²氣動式高音表現更上層樓,Audiovector以聲箱背面開孔的獨特設計,讓使用N51強力釹磁的這款SEC AMT單元潛能得以最佳發揮。至於5吋中音和12吋低音單元,則同樣使用輕盈而韌度和剛性特強的紙質振盆配合鋁鎂合金框架結構,兩者的分別主要在中音使用經浸漬處理紙盆結合帶透氣孔的特強釹磁作為其驅動引擎,目的在加快中音速度並同時提升聲頻精準度和控制力,務使所現中頻能與AMT單元所用鍍膜Mylar高音同步,而12吋振盆則應用長纖維紙質錐盆配合4吋音圈,加上懸浮邊並非慣常所見半弧形,卻為此作特別改用風琴邊設計,並且選用恒久耐用的物料取代昔日大單元常用但容易破損的發泡膠邊,目的在加快12吋振盆瞬變速度,且還運用後向低音反射式結構配合內置8吋Scanspeak單元,與其相輔相成構成複合式Isobaric等壓聲箱結構,使12吋低音單元既能產生量感十足的深沉雄渾低頻,又可以無損細節地在500Hz處與5吋中音速度一致地完美交接,配上結構精密而高頻伸展理想的SEC AMT單元,讓Trapeze Reimagined從容不迫營造出23Hz-53kHz寬闊頻域。



•DMD抗震抑駐波聲箱結構:

駐波是靚聲大敵,側面傾斜而帶仰角向上的Trapeze Reimagined不對稱聲箱,結構上有助杜絕內駐波形成,而由高密度板材構成強度十足的聲箱,配合雙重機械性抗震鋁合金底板,發燒友只要把原廠提供的CNC精製腳錐旋進Trapeze Reimagined底部,便能與地板產生DMD(Double Mechanical Decoupling)去耦抗震作用,保障聲音清晰準確程度,只因為Audiovector在這兩層鋁合金底板中間夾有碳層鋼珠,能夠打斷震動傳遞,避免Trapeze Reimagined聲音受到震動影響而變得模糊不清。



•精密有效的分音網絡:

要讓鏡影設計的三路Trapeze Reimagined頻應無縫連接,訊號通道簡短但不減精挑細選零件數量的線性相位分音網絡經過特別處理,所用電容、空芯線圈全部都經過冷凍處理程序,而且,用於中音和低音的金屬膜電阻和處理高頻的薄膜電阻,全數透過獨特排列方式避免電感失真,且誤差範圍都在±1%之下,確保訊號傳送精準而無任何損耗。考慮到Trapeze Reimagined不像原廠R系列揚聲器般修長窄身,為免橫向闊身的方角形Trapeze Reimagined面板對音波帶來不必要影響,Audiovector透過DCC(Diffraction Control Concept)和SEC(Soundstage Enhancement Concept)解決音波衍射現象,特別在中音和高音周邊加有黑色音波吸收墊,減低高中音頻免受面板影響,AMT單元背部開放式設計,則讓Trapeze Reimagined音場定位再現能夠猶如Audiovector現存系列般富3D立體感。



全新概念下的Audiovector Freedom接地技術

據悉,Audiovector在研發旗下揚聲器時會應用多套來自世界各地的放大器作匹配檢測,其中包括同樣屬於丹麥的Gryphon放大器,今次不妨就用本刊其中一部參考用合併機Gryphon Diablo 333一試效果,配合的訊源系統包括Accuphase DP-770 SACD/CD機和透過Roon運作的LUMIN P1 Mini。


由於Trapeze Reimagined一如Audiovector現存系列般設有Ground接地位,因此在連接喇叭線時,也同時把揚聲器這個接地位連往瑞典Entreq最新推出的Tellus 3 Tungsten地盒。雖然Mads Klifoth說他們的接地處理方式與他廠設計略有不同,但相信追求目標其實沒有分別,同樣以減低驅動單元框架帶靜電產生的音染、訊噪和失真為首要任務。至於擺位方面則因為Trapeze Reimagined在研發時早已經在聲箱結構內加入設計者心目中最佳Toe-in角度而不作他想地按章辦事,然後再略作微調,其間甚至嘗試把其作Toe-out處理,不過最終還是決定把兩隻揚聲器距離拉遠,同時再增加Toe-in角度,唯獨因其高度只有875mm,因而考慮把其略為推至接近牆壁,好讓揚聲器前方有較多空間作音頻擴散,同時避免音波受到前方的機架和音響器材背部反射影響。


富韌性而略帶微溫的聲音

聆聽不同類型作品後發覺Trapeze Reimagined聲音中性自然而且頻應寬闊,不過卻不似預期般通透,反而是種略帶微溫而厚潤度適中的富質感聲音,其後發覺Trapeze Reimagined設有阻尼係數調整功能,分成一二三級的阻尼調整根據放大器類型或阻尼係數高低有別互相配合,對應所用器材特性產生音效微調。一二兩項針對原子粒機而第三項則為膽機而設,配合Gryphon Diablo 333使用,以迎合高阻尼係數的第二項效果較佳,經改動後不但高頻伸展變得生動流暢,中低到超低頻亦控制得宜而令層次表現更佳,不會過份拘謹。做足各項準備再Run-in一段時間後播各類型音樂作品,充份反映Trapeze Reimagined最大特色是聲音忠實而沒有任何癖好,加上低頻控制力相當好,無論是聆聽快慢節奏皆動聽怡人,且又因失真相當低,配上Gryphon Diablo 333所現蕩氣迴腸的自然悅耳聲效表達,讓我不自覺地加大音量,給我一個明顯訊息,是如此這般的處理有助把使用AMT高音配12吋大單元的這對丹麥製揚聲器的潛能得以盡情發揮。


就好像是聆聽Jennifer Warnes的〈Ballad of the Runaway Horse〉,除了女歌手略帶憂鬱的聲線獲富血肉感的沉實感性表達外,最令人欣喜的地方在當中的低音提琴亦深沉雄渾富彈跳力,韌性十足的表達有效對歌唱部分時刻起著妙筆生花的烘托,配合其他樂器同樣表現生動而刻劃自然,令此作撫慰心靈又潤澤耳膜的效果特別明顯。





頻應寬闊的中性自然聲效

聽過古典音樂後相信你會像我般同意Trapeze Reimagined擁有線性平衡音效特質,無論是聽小提琴和鋼琴合演的音樂小品還是大陣容的管弦樂團演出都迎合不同要求所需,就好像是重播寧峰拉奏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其中一二,小提琴各種微妙變化悉數盡顯,聲音優美自然而完全沒有任何生硬毛躁感覺的Trapeze Reimagined,重播其他小提琴曲目同樣精彩,頓顯Audiovector特製AMT高音配合Trapeze Reimagined聲箱後方開孔設計的威力。舉例說換上了由Vladimir Spivakov指揮〝莫斯科名家〞國家室內樂團配上美國敲擊樂團合演一首由Rodion Shchedrin把比才《卡門組曲》改編成打擊樂演出的創作,聲音立體玲瓏而音場闊大,弦樂組精準又能夠奏出緊湊自然的浪花,加上高音開揚而低頻富迷人衝擊力,顯示Trapeze Reimagined頻應寬闊且能無壓縮地把結構龐大的弦樂組陣容理想刻劃,讓每類細節都雍容華貴地悉數盡顯。融合經典造型和現代製作技術雙重魅力的Trapeze Reimagined,與現階段Audiovector揚聲器系列在風格上大相徑庭,而也就是為了完美無瑕指向昔日情懷這個目標,Audiovector根據Trapeze Reimagined各項特色,另闢特別生產線進行針對性處理,把這對採用鏡影式驅動單元排列方式的復刻版揚聲器悉心打造出來,務使每個部分都盡善盡美,除了頻應能夠平直往高低兩極延伸外,恰如其份的加工處理,亦使原木紋理得以特色盡顯,嚴謹製作工序遍及內外每個部分,讓Trapeze Reimagined同時兼得經典和現代優勢,熱愛懷舊風情的發燒友怎能抗拒!


總結:

Audiovector公司創辦人Ole Klifoth當年研發製造Trapeze的主要原因,目標在把音樂演奏廳現場氣氛和空間感生動活潑地再現出來,甚至奢望營造出他在哥本哈根Tivoli音樂廳內第13行中間位置又或者是於Jazzhus Montmartre爵士俱樂部距離表演者只有3-4米處所聽到的音響效果。


原版Trapeze是否達致他心目中所想,現在回想起來其實已經並非重點所在,反而這肯定能為設計者帶來一個美好回憶,更是推動Audiovector發展成為今天音響界重要品牌的原動力。復刻版Trapeze Reimagined結合經典設計理論,配上設計者與兒子和整個工作團隊發揮的時尚智慧,把革新科技融入到經典設計當中,因此,滿載著古典氣質的Trapeze Reimagined雖然與Audiovector現有圓弧形R系列的流線形揚聲器所具奢華外觀大相徑庭,但帶有強烈標誌性作用的這經典設計在注入革新元素後完全脫胎換骨,當中向側面傾斜帶特定投射角度而背部平直的聲箱設計,更流露出設計者認為這是此作最佳的Toe-in角度,只因追求現場一樣音響效果這個目標,過去和現在始終不變,配合線性相位和時差修正的多角度斜面處理,Trapeze Reimagined擺位簡便之餘,更有助發燒友從獨豎一幟的造型輕易取得理想音樂傳真度!


規格:

■頻率響應:23Hz-53kHz■靈敏度:88dB■額定阻抗:8Ω■分頻點:500Hz/3,000Hz■功率承受:450W■尺寸:875 x 420 x 435mm(H x W x D)■零售價:HK$149,800 (一對)■原廠R系列接地線零售價:HK$5,980

■香港、澳門總代理:雅詠音響有限公司.23249968




※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4年12月號第519期 ※

●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