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uz PowerSwitch A3網路分線器 在數播上施展神奇魔法

文 I Keith
無容置疑,玩串流播放的發燒友比例不在少數,而且還在持續增長的路上。但當中牽涉到如器材、網絡、線材的配搭相比傳統玩法較多,所以不論是中、外的討論區上又或是發燒友之間的交流,都認為要改善串流播放的音質表現實在非常複雜,因此,從何著手改善音質已成為一眾玩家的熱話。
筆者不論在本刊試音室及寒舍都有測試過Audio Group Denmark集團(下稱AGD)品牌旗下(包括:線材輔件品牌Ansuz、擴大器品牌Aavik、揚聲器品牌Børresen 及集其他3個品牌技術於一身的Axxess)的產品。不論是在各個大型國際展會上聯合演示又或是在寒舍進行試聽,它們活生、流暢與細節清晰的聲音都令我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寒舍一直以來都有使用它們的器材與線材作為參考系統。實不相瞞,筆者未從事音響傳媒前亦一直有留意Ansuz的音響級網絡分線器,我一直都希望在家中一嚐它的威力,直至Ansuz正式發佈以升級技術製作的第三代產品PowerSwitch A3網路分線器,更是令我心動不已......
從外到內的升級
Ansuz系內的PowerSwitch由入門的X-TC 3、 A3、 D3、 D-TC Supreme以至旗艦的D-TC Gold Signature共有5個型號,而本次測試的PowerSwitch A3屬於第二級,外觀上看似與A2一樣,但A3的升級正正是由箱體開始: AGD認為一般鋁金屬製的箱體會產生出機械共振,繼而產生出影響音質的失真。為了有效抵消這種不良影響,AGD從Ansuz的姐妹公司Aavik開始測試各種材料,並設計了一種創新的天然複合物,有效減少了機械共振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於寒舍服役了一段時間的Aavik S-180串流播放器正是這種設計,如果輕敲它,它的聲音較一般鋁金屬箱體的聲響來得沉厚而短促,所以此類設計對於筆者來說並不陌生。
重點是降噪
除體箱以外,新一代Ansuz PowerSwitch的改良主要圍繞著兩個關鍵點設計 — 訊號淨化和優化電源供應。網路中的雜訊和周邊環境的電磁波干擾會對音質造成負面影響,這一點相信是大部分發燒友的共同認知。Ansuz 將多年來在電源處理方面的技術應用於 PowerSwitch A3 中,首先,A3跟其他PowerSwitch 同樣設有 PowerBox 功能,用於連接 Ansuz D系列或更高版本的線材,線徑上均具備了一個主動式小盒子,盒子內藏有AGD非常著名的主動式與被動式的Tesla Coil,只要用3.5mm導線與PowerBox連接,便產生出廠方稱為主動式屏蔽效果。今次代理標緻音響同時把D2網線一併送抵,D2內有1組148cm的被動式的Tesla Coil及4組49 cm主動式Tesla Coil,打造了一款能夠有效提升網路訊號質量的網絡分線器。
Analog Dither Technology
在Ansuz網站上查閱PowerSwitch A3的規格時,亦會看到非常多AGD集團的核心技術,如 90 個Active Square Tesla Coils、3組Active Zirconium Tesla Coils、2 組抵禦射頻干擾的Active Cable Tesla Coils,而廠方亦強調這項技術比Passive Cable Tesla Coils效率高約三至四倍,不同地方採用的Tesla Coils需不同的設計,所以有不同的名稱,簡而言之,線圈數量越多,抗干擾的能力越高,所以,越高階的型號便使用越多。另外一個升級技術是訊號淨化:以第3代Analog Dither Technology,此項為廠方針對數碼播放中出現時基誤差而設的專利技術線路,Dither是抖動的意思,是在數碼訊號處理領域的其中一項用於降低量化誤差的技術。概括原理是透過在較低bit的音頻訊號中加入雜訊,藉此破壞諧波的排序,使諧波的影響受到壓制,並減少量化誤差的影響,經過抖動處理的音樂訊號,聽起來更柔順、背景更黑,另外,此技術亦能用於影像,畫面的柔順度亦會有顯著提升。廠方表示這技術以往是用於飛機或船上的雷達,經過改進,用於Hi-Fi上能有效放大音樂訊號並消除背景噪聲。
一插即用
如本文開首所言,CAS因牽涉到如器材、網絡架設等因素,甚至乎有時候需要些許電腦知識完成設置,不禁令部分發燒友卻步。PowerSwitch A3 無需設定也沒有電源開關掣,通電後自動運作,在機尾共有8組支援最高1000Mbps的RJ45網絡接口及10個3.5mm PowerBox連接接口,用家只需要把網線從路由器接駁到PowerSwitch A3 其中一組網絡接口,其餘的接口接到影音系統即可。本次測試由PowerSwitch A3以Ansuz D2網線接駁到Innuos ZENmini S 音樂伺服器再接駁到Aavik S-180串流播放器。
開聲即見效

先聽一張筆者近來經常聽的「The Best of evosound Audiophile」專輯,聲音非常易聽到分別,音樂背景的寧靜度、樂器餘韻的精細度是非常令筆者印象深刻,譬如是第一首〈Love Will Keep Us Alive 〉 的鋼琴引子,按鍵的細節清晰明確,音符與音符之間的連接乾淨而柔順,琴聲配襯Susan Wong醇厚而具感染力的歌聲,把整段音樂呈現得細緻而立體,聽另一首Fourplay的〈Between the Sheets〉亦是非常有感覺,引子的音樂雖輕柔,展現出來的密度與甚具模擬味的絲滑感令筆者聽得十分舒服,歌聲與背後的低音結他亦有一個良好的分隔度。聽過這張專輯後,筆者對PowerSwitch A3初步印象是除了寧靜外,重播音樂的模擬味以至音樂連貫性有所增強,聽起來更具感染力,令音樂更有活生感。

第二張聽「Thorens - New Reference Collection」,當中第八首是Eva Cassidy的 〈Autumn Leaves〉,雖然這段樂曲並非大鑼大鼓,動態震天的音效,伴奏只有結他及鋼琴的簡單樂器,因此更能體會到PowerSwitch A3 的效果 — 無論是Eva Cassidy歌聲的感情與質感、結他弦線的晶瑩剔透以至鋼琴聲的通透度與延綿感,在寧靜的背景中更能展示錄音中精細度與質感。接下來繼續聽Allan Taylor的 〈Colour To The Moon〉,播放這首歌時聽到Allan Taylor的磁性低沉的聲音,飽滿度與清晰度皆令筆者感到滿意,鋼弦結他與Bass結他的立體感出色,高凝聚力與圓潤立體的音質表現非常富有模擬味。
AB比較
前文提及過PowerSwitch A3有一個PowerBox功能,需配合Ansuz D系列或以上的線材使用,因此,筆者亦想親身體驗一下D2網線Active Shielding的功效,故以下試聽報告是會以AB比較的形式繼續......

聽過一些輕音樂來感受過PowerSwitch A3的寧靜度,又聽過人聲的質感與立體感,接下來又聽聽一些大編制、大動態的音樂,首先,我拔除了D2網線的3.5mm接線試聽一次「三國」專輯中一曲描述千軍萬馬的〈赤壁〉, 澎湃的低頻配上龐大弦樂呈現出來的場面感壯闊恢宏,實際試聽時所營造出的三維空間感與聲音密度俱佳。播完一次之後,我再次把3.5mm接線駁回後再聽一次,老實說,以弦樂演繹漢軍在長江中聲勢浩大的音樂動態依然是起伏鮮明的,接駁Powerbox後,在樂曲中利用如銅鈸等敲擊樂所比喻兵器交擊的金屬質感乃至殘響的層次與細緻度,使用了Active Shielding後的提升非常顯著,個人認為在塑造音樂「畫面感」中更具層次。

在試聽另一張「TELARC - A Spectacular Sound Experience」的〈Chiller:Opening Sequence (SFX)〉時,在有使用Active Shielding的情況下,聽行雷聲的空間感與連貫性亦是完勝,微細到越走越近的腳步聲與及開門音效的細節清晰度令筆者吃驚。另外一首是大動態鼓樂的「The Sheffield Lab Drum & Track Disc」的〈J K's Drum Improvisation〉,即使是在氣勢強勁一浪接一浪的鼓花下,聽到鼓棍敲擊hi-hat 的清晰度與及整座爵士鼓的份量形態扎實,的確令人眼前一亮!表達音樂中的細節訊息可謂質量兼備,把聲音的餘韻修飾得很順滑兼且富有層次。
總結:
坦白說,今次試聽的PowerSwitch A3與D2網線加起來的售價對小弟來說並不便宜,但的而且確能夠對寒舍串流系統音質有著重要提升。在試聽期間,筆者正與身邊的發燒友談及對兩者的感受,他們大多數都是繁忙的上班族,家中黑膠唱盤、六位數字身價的CD 播放器,但聽音樂比例最多的都是串流,小弟在過去的拙作上不下數次坦言,本人大部分聽歌的時間都是在晚上,經過一天的工作後,有時只希望簡單播放音樂放鬆一下,此時,串流播放往往是筆者的首選。承引子的話題,如何改善串流播放的音質?經過今次測試後,我似乎看到目標了。
ANSUZ PowerSwitch A3 規格:
■連接埠:8xRJ450■尺寸(W x D x H):272 × 397 × 97 mm
■重量:4kg■零售價:HK$33,800
ANSUZ D2 網線:■零售價:HK$19,800
■香港、澳門總代理:標緻音響有限公司.電話:+852 23411939
※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4年11月號第518期 ※
●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