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不夠,要買多兩塊!
文|梁錦暉
寒舍的聆聽空間跟香港一般居住環境一樣,不單止平面面積不夠大,樓底也不夠高。自從我在珠海的渡假屋建立了一套音響系統後,我深深體會到樓底高低對房間音效的影響不亞於平面面積,為何我這樣說呢?我在香港的聆聽空間樓底不足8呎,而珠海那一個發燒窩則超過9呎,相距只有1呎多一點,但房間音效卻相差甚遠,前者我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金錢去用擴散板、吸音板、甚至PSI Audio AVAA去處理駐波,效果到今天還未滿意,相反,在珠海那個9呎高的聆聽環境,什麼都沒有做已經有宏大的空間及清晰的音像,其實就算沒有親身體驗,簡單的計算也可以讓你了解其所以然。
就以8呎(即2.44m)樓底計算,通過駐波的數學公式:f(n)=(n x 343) / (2 x 2.44)
便可以知道基礎房間駐波(n=1)的頻率是70Hz,當然我們是根據聲音在室溫20℃的速度是343m/s來計算;下一組駐波(n=2)的頻率是140Hz,再一組(n=3)是210Hz。考慮頭三組駐波其實已經很足夠,因為低頻駐波比高頻駐波難處理得多。那麼70Hz、140Hz及210Hz這三個駐波頻率影響了什麼樂器或人聲的重播呢?
首先講弦樂,大提琴的C2-A4介乎65Hz及440Hz之間、低音大提琴的E1、G4則在41-392Hz的區域。別以為小提琴聲音不受影響,小提琴能發出的最低音是G3,頻率是196Hz,處於駐波影響的範圍,只不過影響比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為少而已。
銅管方面,長號及上低音號也在駐波範圍。木管如巴松管及中音色士風、敲擊樂器如定音鼓、踢鼓、鋼琴的A1-A3都是駐音影響範圍。人聲都不能幸免,男低音和男中音(80-350Hz)也會被駐波弄得模糊不清。
那麼,如果樓底有9呎之高,又會有什麼分別呢?
9呎等於2.74m,用同一個駐波公式計算,f(n)=(nx343)/(2x2.74),基礎駐波(n=1)頻率是63Hz,n=2則是125Hz,n=3是188Hz,換句話說,整段駐波頻率不但向下移(即70→63,140→125,210→188),而且範圍也收窄了(210-70→188-63或140→125),受影響的樂器聲音減少了,因此高樓底的聆聽空間一般都比低樓底的好聲。
天花板與地板兩個平行平面之間的駐波一般都非常難處理,不是把Bass trap(低頻陷阱)放在聆聽空間角落便可以解決。有發燒友會在裝修時把天花造出一個大斜面,消除駐波的可能,但此法對於已經裝修好的房間是不可行的。過去一段時間我曾經嘗試用不同的擴散板去實驗,但效果不但不明顯,有時還弄巧反拙。
天無絕人之路,正當我玩擴散板玩到家人都要投訴之際,雨果老易發明了一塊叫聲學優化板,專用來解決駐波,擺放位置有多個可能性,其中一個讓我感到興趣的擺位是離音響中間的機架前1-3m地面上,用來消除天花板和地板之間的駐波。其實我起初都半信半疑,但有一次我在大草兄的「草廬」體驗了這塊板的效果,發覺它確實有很大作用,兩邊側牆打穿了,音場撐大了很多,聲音通透了,細節量也有提升,非常神奇!於是我便決定買一塊在寒舍用,看看效果如何…
結果出乎我意料,音像線條清晰了,聲音不但通透了,而且更有直接到耳的感覺,圍繞著音樂的一層薄紗好像被拿走,播大型管弦樂時每個聲部定位更加實在,總之音效提供超乎我期望,以2,200元的價錢便可以買到這樣明顯的音效提升,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於是我馬上加購兩塊,準備把它們放在喇叭前方的地上,看看會否更上一層樓……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5年3月號第522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
家居環境鬥士的恩物
雨果聲學優化板立竿見影文│大草
發燒友在家居環境玩音響,除了有少數擁有寬敞和適當比例聆聽環境的幸運兒之外,相信大部分朋友都只能夠扮演環境鬥士這個充滿難度的角色。畢竟在尺金寸土(古語寸金尺土早已經追不上高通脹)的香港,要在家居騰出一個間隔四正和尺寸像樣的地方玩音響實在是談何容易!就以草廬為例,雖然我在廿多年前買下的時候已經以適合聽音響為主要考慮,長方形客廳左右兩邊都是實牆,面積為10呎 x 20呎,喇叭可以遠離前牆擺放,不過要安置我整套如此多件數和大碼身型的器材便顯得有點捉襟見肘了。當我安坐皇帝位聽音樂的時候,在視覺上兩邊牆壁便顯得不夠闊落,有點壓迫感。不過經過我仔細研究和多番作出嘗試,在Venture木製音響層架和窗台的協助之下,我把所有器材(包括兩隻木馬地盒和一套三件蛇王電源處理器)都安置得妥妥當當,再經過悉心為Tidal Akira揚聲器擺位,我仍然可以在草廬營造出一個既深且闊的音場,揚聲器也會隱身得無影無踪,聲音的平衡度和音樂感之強,與及音像口形的聚焦亦令我感到滿意,只是由於物理所限,聽大規模的古典爆棚大型作品,音場的闊度雖然已經明顯超出兩邊側牆的限制,不過總是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 —— 仍然撐得不夠闊!心裡明白這是因為房間先天不足,玩Hi Fi有點遺憾已經是發燒友的共識了罷 —— 我只能夠如此安慰自己。不過這點遺憾忽然出現了轉機,事緣我的老友雨果「老易」和他的設計團隊花了三年時間,根據他自己五十年參與弦樂演奏的經驗(他是專業小提琴、大提琴和胡琴演奏家,也是專業指揮家),再加上近四十年錄製世界級的小提琴、大提琴、古琴和眾多其他樂器的實戰經驗而得出的全頻聲波傳輸原理,創製出一塊600 x 600 mm,重11kg,由24塊長條形兩端修圓的實芯紅木塊(其中4塊是分割成兩半)組合而成的聲學優化板,經過無數次實試之後,發覺在小至十幾平方米,或大至可容納三、四百聽眾的廳堂,聲音都能夠經過或傳達聲學優化板而產生顯著效果,能有效改善聽音室的駐波干擾,使聲音傳輸得更流暢,效果通透同時增強空間感。我找「老易」寄了一塊聲學優化板給草廬實試,看看能否一如「老易」所講,有增強房間空間感的神效。我根據指示把優化板放在皇帝位前面的地上,跟著一路播放音樂一路作出擺放位置上的微調。嘩!當我擺啱最佳位置之後,我心頭上那一點遺憾都一掃而空,草廬的整個聆聽空間都撐得極深極闊,空間感顯著增強,不過聲音的平衡度、漂亮的音色和聚焦極佳的口形結像力絲毫沒有改變,只是聲音的溫暖度輕微增加了一點,整體音效的改善非常正面,實在令我喜出望外。最重要一點,是這塊聲學優化板的製作手工非常認真,而且每塊售價只是2200人民幣,實在所費無幾,不過在草廬音效改善之大是完全不成比例,當然值得我在這裡向各位讀者強力推薦!在使用上有兩點需要留意:官方推薦要順木條排列的直行擺放,不過在草廬闊度較窄的房間卻是橫擺有最佳效果,我認為用家應該耳聽為實作準。其次是這塊板重11kg,而且面積頗大,放在客廳中央會有點踢腳,我平時是把它收起,聽音樂才擺出來,免添家人不便。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5年1月號第520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
雨果聲學優化板
革新聽音體驗的專業產品
雨果團隊歷時三年研發的一款基於全頻聲波傳輸原理的聲學優化板,有效減少室內的駐波干擾(吵耳、混濁不清等),讓聲音傳輸更加流暢,呈現出通透、立體的空間感,不僅適於音響系統的播放環境,甚至在不播音樂的情況下,也使環境中人聲的清晰度顯著提升。絕非一般擴散板可比!
- 靈感源於數十年的樂器演奏與聲音理念
- 適配多種空間環境
雨果聲學優化板已在各種環境中進行了大量測試驗,無論是十幾平米的小空間,還是可容納三四百聽眾的廳堂,又或者是專業錄音室,其效果均得到了顯著驗證。聲學優化板能夠顯著改善聲音的清晰度和空間感,但請注意正確擺放以順應聲波傳輸方向 - 立竿見影的聽感提升
為您的聽音室/錄音室注入更多靈動與純淨,開啟聲音世界的新篇章!
技術諮詢:郭錦 18928503538 / 小吉 13392225123
產品尺寸 : 60 x 60 cm
外包 : 650 x 100 x 655 mm
重量 : 11kg
- 產品售價已包括運費。(僅限本產品)
- 由供應商直接發貨。
- 收貨後請於7天內檢查貨品。
雨果聲學優化板 Acoustics Sound Panel
技術諮詢:郭錦 18928503538 / 小吉 13392225123
產品尺寸 : 60 x 60 cm
外包 : 650 x 100 x 655 mm
重量 : 11kg
- 產品售價已包括運費。(僅限本產品)
- 由供應商直接發貨。
- 收貨後請於7天內檢查貨品。